中超最“黑”的出口转内销:戴琳开创先河,韦世豪令鲁能损失过亿
最近这段时间,中国足坛并不平静,世界名帅希丁克从国奥突然下课更是令人始料未及。根据媒体的报道,希丁克下课的主要原因便是球员选拔不透明,不公平,围绕经纪公司、经纪人控制球队的传闻,自从希丁克接手之后就始终未曾断过,说白了就是希丁克有和一批无良经纪人联合起来搞“出口转内销”的嫌疑。说起“出口转内销”对中国足球的毒害由来已久,这不仅破坏了最基本的公平的原则,而且一些俱乐部还会蒙受巨大的损失,下面两个案例可谓是最典型的代表。
戴琳开创“出口转内销”先河。
在中国职业足球的历史上,最为典型且著名的出口转内销无疑是戴琳从辽足“偷渡”到申花一案。2008赛季由于辽宁降级的原因,戴琳执意要离开,但不想放人的辽足方面为其标出的400万元高价让不少中超球队望而却步。在经过各方的讨价还价后,直到2009年的4月份戴琳的转会还在僵持之中。随后,戴琳通过经纪公司的运作以零身价加盟波黑球队萨拉热窝斯拉维亚,并签订了3个月的短期合同。
不过非常有意思的是,戴琳在加盟该球队后,不仅从未代表球队登场比赛,甚至连日常训练都没有参加过。3个月的合同到期后,正赶上2009年7月中超的夏季转会窗口开启,戴琳如愿以自由身转会至申花。申花在整个过程中利用转会制度的漏洞,没有为球员花过哪怕一分钱的转会费就得到了心仪的球员。而戴琳完全可以说是开创了“出口转内销”的先河,至于辽足最终只能哑巴吃黄连,成为这桩闹剧的牺牲品。
展开全文
韦世豪“出口转内销”令鲁能蒙受巨大损失。
众所周知,韦世豪是鲁能青训出品,在2013年签约博阿维斯塔俱乐部之前鲁能已经培养了他8年。但是他在未经俱乐部许可的情况下强行转会留洋葡超,让其贴上来“叛逃”的 标签。不过对于这次“叛逃”,绝大多数鲁能球迷还是非常理解的,毕竟年轻球员有追逐梦想的决心,值得鼓励,如果留洋不成功还是可以会回到鲁能的。
但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韦世豪在欧洲并没有展示出应有的潜力,2016年他被转会到葡甲俱乐部雷克索斯,在这里同样无法证明实力,回国将是唯一的选择。而此时,中超联赛由于政策原因,U23球员的身价一路飙升。2017年初,22岁的韦世豪以30万欧元的租借费加盟上海上港,一举成为葡甲雷克索斯俱乐部的摇钱树。
经过2017中超赛季的洗礼之后,韦世豪在中超踢出了一定的潜力。而上港方面也有买断韦世豪的意愿,但葡甲雷克索斯俱乐部坚持索要1272万欧元(约合1亿人民币)的转会费,而韦世豪当时的身价只有28万欧元,因此上港随即放弃了买断韦世豪。2018年初,北京国安成功用1亿人民币带回了韦世豪,也让他成为中超最贵的U23球员。但整个事件真正的蒙受巨大损失的并非国安而是鲁能,毕竟鲁能足校培养了韦世豪8年分文未取,如果不是“出口转内销”,这上亿元的转会费理应装进鲁能的口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