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世锦赛姚明掩护助琦玉绝杀,王仕鹏现在解说席与课堂拆战术

2025-10-28 11:06:29 4223

从赛场绝杀到讲台与解说席:王仕鹏的另一种高光

把时间拨回到2006年日本琦玉。世锦赛小组赛对斯洛文尼亚,底线发球,右45度拉开,姚明作掩护,王仕鹏迎球一步起跳。球穿网,计时器只剩0.1秒。现场解说的原声至今在耳边:“王仕鹏!三分!中国队赢了!”那一刻,他把中国男篮从边缘拉回主航道。

换个镜头,他坐在解说席。看一眼弱侧,点出补防迟到;切到挡拆,提醒拖后与延误的时间差。他是后卫出身,读秒能力、节奏判断在话筒里有温度:不喊口号,直指执行。有笑点,也有板书般的清晰。

离开赛场,他把板书带进课堂。2018年入职广州体育学院,任篮球教研室副教授。课上常用CBA训练片段解析“第二次传导后的出手质量”,拆解电梯门、反跑与“45度三分”的脚步。他把职业经验落地为练法,学生能听懂,也愿意练。

教练身份,他在《这就是灌篮》做过战术导师。综艺的舞台,动作不必炫,落点在“选择”。他给年轻后卫的标准是:先看弱侧,再看掩护角度,最后决定出手还是分球。球商这词,被他拆成具体步骤。

展开全文

广东队时期,他是冠军阵容里的定海针。八冠见证,关键回合常作为第一外线选项;不是球权最多,却总在需要一记“稳定解”的时候出现。队友说他“跑出角度”,教练信他“守住底线”。

国家队,他和姚明、易建联、王治郅同框的那些夏天,外线牵制是最重要的职责。快速转换中三威胁、定点接射,是他在国际赛场的标签。那记绝杀只是缩影,背后是无数次无球走位的铺垫。

解说、讲台、教练三线并进,他把篮球当成职业,也当成生活。家庭稳定,另一半为模特出身,低调同行;球迷在社交媒体上更爱提那一记球,爱提他在解说里提醒的“防守细节”。

你还记得琦玉那晚的走位与战术叫法吗?在你常去的球馆,谁能用一个掩护就创造45度的干净出手?欢迎把你的训练心得和“关键球”时刻写下来。球场上的选择,始终比结果更能说明问题。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