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A球员跳槽CBA,谁蒙受了损失?

2025-11-25 09:31:22 3377

而清华大学的齐麟退学加盟CBA球队

则是以另一种形式来实现梦想

时光倒回2018年CBA星锐赛

由于齐麟在CBA星锐赛中的惊艳表现

职业队的邀约纷至沓来

他最终与新疆广汇篮球俱乐部达成协议

允许他先在清华大学完成学业

然后再进入职业队

并希望齐麟能够双线作战

愿景是美好的,然而好景不长

CUBA联赛一纸禁令下达

“凡在中国篮球协会注册的

以及曾参加全国U19、U21青年联赛

俱乐部青年联赛、WCBA联赛

NBL联赛、CBA联赛的运动员

不得参加比赛

由体协组织选派参加者不受此限。”

而这一条款又为“齐麟条款”

这是对于CUBA联赛的一种保护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校园体育的成长

注册球员只手遮天的“大超时代”早已一去不返

若任由CBA球员进入CUBA联赛

必将引来的是CUBA球队的集体非理性

以及学生运动员将面临无球可打的局面

反观这一规定

让人看到了选秀之外另一种可能

大学生球员能够在18岁之后

自主选择或重新选择未来

就像CUBA退学球员张陈治锋

在大洋彼岸收获了来自NCAA联赛的Offer

这无疑是上帝给他开的另一扇窗

失去CUBA联赛参赛资格的规定看似严苛

但也是对离开CUBA球员的一种保护

避免了日后俱乐部和高校之间

对于球员归属潜在的矛盾纠纷

更是为大学生球员提供了除CBA选秀之外的又一机会

它并没有绝对禁止大学生球员转变身份

以青训球员身份加盟CBA球队

广州龙狮提前3年签约贾明儒

为其带来“俱乐部自行培养”的备案球员身份

使他成功跳过选秀签约广州队

随后CBA迅速对备案球员身份的认定作出修改

使其成为绝无仅有之案例

而绝大多数大学生球员加入青训

其代价是放弃令人眼馋的名校文凭

像李虎翼、张陈治锋、张峻豪们别无选择

只能“赤裸裸地离开”

但这种校园篮球系统和职业篮球系统人才的交流

带来的是CUBA联赛和CUBA球队的损失

CBA球队对于CUBA球队的挖角

使得本就星味不足的CUBA联赛更加黯淡

以李虎翼为例

作为太原理工大学男篮二号得分手

顺利入选CUBA全明星赛

可他却选择加盟辽宁男篮

CUBA全明星级别的球员的退出

无疑拉低了CUBA联赛的品牌形象

作为球队重点培养的球员

“争取自己的自由”的同时

也给球队带来了损失

一方面造成球队可用人才库紧缩

“特招”每年招生计划也仅为5名

球员的退出势必使得球队出现人才流失

如张峻豪、宋俊铭通过厦门大学单招后放弃

厦门大学2022级新生仅有3名球员报到

厦大男篮不免有青黄不接的隐忧

另一方面大学生球员退学浪费了教育资源

在校园体系下的运动员

要求学校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

妥善安排CUBA球员的“学、训、赛”

而他们的出走使得球队出现了缺额

浪费了本就投入有限的高水平运动队教育资源

大学生球员被职业队挖角

也是“体教融合”成果的体现

可以看出校园体系人才培养工作卓有成效

而CUBA球员越来越为CBA球队所青睐的同时

我们也要意识到这一行为

对CUBA联赛以及球队的潜在威胁

职业球员的转会尚且需要支付高额培养费

而CUBA球员的外流却无门槛、不受限

这一现实困境又如何走出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